智慧农业气象设施有哪些?现代化监测网络硬件设备分析!
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农户的经验,对气象灾害的抵御能力并不高,造成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难以提高。如今,人们利用现代科技主动地、精准地“知天而作”,极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。智慧农业气象设施有哪些?常见的主要是农业自动气象站,主要用于监测农田小气候环境。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具体信息吧!
智慧农业气象设施有哪些?
多要素农业自动气象站是其中常见的监测设备,可监测空气温度、空气湿度、风速、风向、降雨量、光照强度、光合有效辐射、大气压力、二氧化碳浓度等要素,为掌握作物生长环境,为灌溉、通风、遮阳等操作提供数据依据。
监测要素:
① 光照:决定光合作用效率,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。
② 温度:影响作物的生长速率、酶活性以及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。
③ 水分(降雨、湿度、土壤墒情):是生命之源,直接关系到作物是否缺水或渍涝。
④ 二氧化碳:是光合作用的原料,其浓度影响光合速率。
应用场景
① 大田种植(水稻、小麦、玉米):通过气象站预警干旱、暴雨,指导灌溉和收割。
② 设施农业(温室、大棚):实现温、光、水、气、肥的全程自动化调控。
③ 果园茶园:监测霜冻、高温日灼,预警病虫害,指导精准水肥。
④ 水产养殖:监测水温、溶解氧、pH值,预警水质恶化,自动增氧。
建设目标
一、灾害预警
① 低温冻害/霜冻:提前预警,可自动开启加温设备或进行喷水防冻,挽救果树、茶园。
② 高温热害:预警后自动启动遮阳网、风机湿帘,为大棚降温,避免作物灼伤。
③ 暴雨/大风:预警后指导农户提前加固设施、疏通沟渠,甚至提前抢收,最大限度减少损失。
二、品质提升
① 特色农业:
对温度、湿度、光照有严格要求的作物(如茶叶、中药材、高档水果),通过精准的环境调控,可以提升其糖度、色泽、香气等核心品质指标。
② 错季生产/延长产期:
利用温室大棚,配合气象监测和控制系统,可以创造适合作物生长的“人工气候”,实现反季节生产,延长市场供应期,获得更高经济效益。
配套设施
① 土壤环境监测站
主要用于监测作物根系所在的土壤环境,包括土壤温度、土壤湿度(墒情)、土壤电导率(EC值)、土壤pH值。
② 虫情测报灯
可自动诱集害虫,拍照识别,监测发生动态,为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,实现减药增效。
③ 孢子捕捉仪
自动捕获空气病原孢子,监测病害流行趋势,指导早期精准防治。
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智慧农业相关的气象设备。通过精准监测环境数据,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,实现资源高效利用、灾害有效预警、产量品质提升,最终推动农业的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。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设备参数、价格以及企业信息,可电话或在线咨询。